BNEF最近發(fā)布的平準化度電成本(LCOE)報告顯示,風能、太陽能和電池等清潔能源技術的成本預計將在 2025 年進一步下降 2-11%,比去年的下降趨勢更低。
報告指出,全球幾乎所有市場的新建風能和太陽能發(fā)電廠的生產(chǎn)成本已經(jīng)低于新建煤電廠和天然氣發(fā)電廠。與此同時,中國清潔技術制造產(chǎn)能過剩導致各國以進口關稅的形式實施保護主義,以避免廉價進口產(chǎn)品顛覆本國的能源市場。雖然貿(mào)易壁壘可能會短暫阻止成本的下降,但 BNEF 預計到 2035 年清潔技術的平準化度電成本仍將下降 22-49%。
BNEF 的《平準化度電成本(LCOE)》報告顯示,由于電動汽車銷售放緩,導致電池的供應過剩,電池組的價格下降,2024 年電池儲能項目的基準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至每兆瓦時 (MWh) 104 美元,為BNEF開始追蹤電池成本以來的最低水平。與此同時,去年全球典型的固定傾角太陽能發(fā)電廠的成本下降了 21%。光伏組件的售價等于或低于生產(chǎn)成本,但沒有跡象表明 2025 年太陽能供應鏈的產(chǎn)能過剩會得到緩解。預計電池儲能將在 2025 年突破 100 美元/兆瓦時的分水嶺,而風能和太陽能發(fā)電的全球基準價格也將分別下降 4% 和 2%。
報告的主要作者 Amar Vasdev 表示,即使沒有補貼,新建太陽能發(fā)電廠也與美國新建的天然氣發(fā)電廠的成本相差無幾。這非常了不起,因為美國的天然氣價格本就只是歐洲和亞洲現(xiàn)行天然氣價格的四分之一。
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執(zhí)政期間,可再生能源的地位越來越不確定,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,“將大大提高當前市場的可能性,為太陽能在未來幾年變得更具吸引力而提供了可能性”,特別是如果美國開始出口液化天然氣,使其受保護的天然氣市場參與到全球價格競爭中后,越發(fā)顯得如此。
中國清潔能源技術的產(chǎn)能充足,這是去年全球LCOE成本下降的主要推動力,對國內(nèi)外新能源項目的經(jīng)濟性都產(chǎn)生了重大影響。平均而言,中國在利用主要發(fā)電技術發(fā)出一兆瓦時(MWh)電力的成本比其他市場低 11-64%。
例如,中國陸上風電場的基準成本為30美元/MWh,比全球基準的每兆瓦時 38 美元低約 24%,但中國風電機組的出口仍然較少。
雖然中國風電機組的價格一直在下降,但自 2020 年以來,其他地方的價格卻在持續(xù)上漲。BNEF 的風電機組價格指數(shù)顯示,風電的零部件成本將在 2025 年再次下降,但制造商仍在維持高價以提高利潤率。
BNEF的報告顯示,盡管清潔能源技術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取得了顯著進步,但仍有進一步提高技術和經(jīng)濟效率的空間。
展望 2035 年,BNEF 的全球基準 LCOE 顯示,陸上風電將下降 26%,海上風電將下降 22%,固定傾角光伏成本下降 31%,電池儲能下降近 50%。
中國大陸四小時電池儲能項目的平均成本為104美元/MWh。在中國大陸,對于儲能時長最高15小時的儲能項目,鋰離子電池是最具成本競爭力的解決方案,壓縮空氣儲能在15小時時長儲能項目達到了平價。
BNEF發(fā)布的全球電力LCOE報告持續(xù)了16年,這些報告涵蓋了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 29 種發(fā)電技術。
當前和未來的 LCOE
BNEF列出了2024-2035 年期間各種可再生發(fā)電技術的LCOE進展情況
陸上風電:
2024 年成本:38 美元/兆瓦時
2025 年的成本:37 美元/兆瓦時(略有下降)
2035 年的成本:28 美元/兆瓦時(大幅下降)
海上風電:
2024 年的成本:87 美元/兆瓦時
2025 年的成本:79 美元/兆瓦時(下降)
2035 年的成本:67 美元/兆瓦時(進一步下降)
固定傾角光伏發(fā)電:
2024 年的成本:36 美元/兆瓦時
2025 年的成本:35 美元/兆瓦時(略有下降)
2035 年的成本:25 美元/兆瓦時(大幅下降)
電池儲能:
2024 年的成本:104 美元/兆瓦時
2025 年的成本:93 美元/兆瓦時(下降)
2035 年的成本:53 美元/兆瓦時(大幅下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