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,欧美老熟妇乱xxxxx,欧美多人片高潮野外做片黑人,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

世紀新能源網-新能源行業(yè)媒體領跑者,聚焦光伏、儲能、風電、氫能行業(yè)。
  •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
  •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

張國寶:搞風電投資的基本還是能賺錢的

   2014-06-09 新浪財經11230
核心提示:圖為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、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。由全聯新能源商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將于2014
由全聯新能源商會主辦的“第八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”將于2014年6月7~8日在北京·國家會議中心召開。圖為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、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。圖片來源:新浪財經 劉海偉 攝) 
圖為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、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。

由全聯新能源商會主辦的“第八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”將于2014年6月7~8日在北京·國家會議中心召開。圖為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、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。

以下是文字實錄:

張國寶:尊敬的黃小詳副主席,各位來賓早上好!今天是周末,天氣也難得得好,大家都來踴躍參加新能源論壇,充分表明大家對新能源發(fā)展的關注。但是國際上的光伏市場卻不像今天天氣一樣晴朗。現在美國和歐盟又在對中國光伏電池板進行反補貼的制裁,中國是一個新興的發(fā)展中大國,在新能源領域近幾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,但是在前進的道路上,總是荊棘叢生。

剛才前面幾位發(fā)言的同志也提到了這個問題,所以每每想到這些,我們心中都感到很沉重。最近我參加了一次和美國的電話會議,其中提到了美國叫索拉CT還有(桑·愛蒂森)公司,他們在利用金融工具發(fā)展光伏,因為我不是搞金融的,這方面知識很欠缺,似懂非懂,所以會后我就請教了很多的同志,大家給了我很多好的答案,使我這個外行也懂了很多,從我這個外行來看,比較容易理解的,就是我們搞光伏發(fā)電站,有基建、補貼,也有發(fā)出來的電和電網公司的購電合同,包括電價和期限,對于投資者來講,可能對基建、補貼有不確定性,也不了解,但是對于購電合同確定的購電年限和價格,這個現金流是比較確定的,他也看得很清楚。

所以這個金融工具就把不大可確定性的基建和補貼,和后面能夠比較確定的現金流,就是購電合同分開,把比較能夠確定的現金流綁到這個金融工具上進行融資或者上市,保證投資者在未來的若干年當中有固定的回報。這種金融工具對于像社?;鹨恍┩顿Y來講,它就有一定的吸引力。

他們查了查漢能網站上也有這方面的報道,說明你們已經關注這件事情,所以這個對我很有啟發(fā)。5月下旬我到新疆參觀了哈密和吐魯番幾個可再生能源項目,哈密地區(qū)自然條件很惡劣,年降雨量只有33毫米,而蒸發(fā)量高達3300毫米,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,對農業(yè)生產非常不利,但確實發(fā)展風電、太陽能的好地方,哈密地區(qū)的風能和太陽能有相當規(guī)模,已經建成了哈密到鄭州正負800千瓦特高壓電路,已經具備了與火電打捆向華北地區(qū)送電的能力,但是現在這個線路雖然建成了,但是配套火電廠還在建設當中,還沒有建成。

為了配合疆電外送,在哈密地區(qū)一共規(guī)劃建設了660萬千瓦的火電,600萬千瓦的風電,120萬千瓦的太陽能發(fā)電,現在都在建設當中。目前哈密已經并網的風力發(fā)電有270萬千瓦,在建有800萬千瓦,并網的光伏發(fā)電64萬千瓦,在建的有125萬千瓦,可以預見,哈密地區(qū)很快就將形成一個1000萬千瓦以上的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項目。根據當地同志的介紹,在哈密的三塘湖地區(qū)有一個華能投資樂觀風力發(fā)電廠,年發(fā)電小時數竟然能夠達到4400多小時,幾乎快要接近火力發(fā)電小時數,哈密地區(qū)風電發(fā)電平均2900小時,說明這個地區(qū)發(fā)電資源是非常豐富的。

吐魯番一共規(guī)劃8.7平方公里,屋頂全部裝上太陽能電池板,規(guī)劃1.37萬千瓦,現在已經并網是0.8萬千瓦,由國電能源公司承建,并且按照微網來運行。上網電價當時定的價格是每千瓦時1.09元,居民用電價格按低于當地電價兩分錢計記,每度電0.56元,因為當地電價是0.58元,用在自己屋頂上就是0.56元,這個模式跟我原來想象的還不太一樣,原來我想像德國鼓勵老百姓自己投資在屋頂上建,但是那個地方老百姓拿不出錢,還是由能源公司拿錢,對當地老百姓優(yōu)惠一點。

多余的電上網,不足的再由大網支持,在區(qū)內正在安裝充電樁,準備為城市公交電動車充電。小區(qū)內采用熱泵技術,為居民樓夏天供冷,冬天供熱。在哈密地區(qū)也有一個光伏發(fā)電工業(yè)園,已經并網的光伏發(fā)電能力有60萬千瓦,一共有21個投資運營業(yè)主,這些投資業(yè)主既有央企,包括華能、化電這樣的央企,也有地方國有,也有民營企業(yè),也有外資企業(yè),例如在那個地方,我看到一個香港弗光光伏聚光發(fā)電,就像一個放大鏡一樣,太陽照進去聚光以后發(fā)電。可以說這個地區(qū)集各種技術流派于大成,上網電價國家定的標桿電價一度電一塊錢,現在降到九毛錢,其中化電公司通過招標的2萬千瓦的光伏電站,一度電是0.785元,但是據當地介紹,這樣的電價在當地也能盈利。哈密同志告訴我,他們發(fā)展光伏發(fā)電的積極性非常高,投資者也非常踴躍,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國家批給它的光伏發(fā)電控制指標太少,現在還在下計劃指標,每個省只能多少,不能超過這個數字。目前只剩下兩萬千瓦可以分配,其他就沒有指標了。

他們打算留給漢能的薄膜光伏發(fā)電。這21個投資和運營業(yè)主,因為一共就60萬千瓦,21個業(yè)主,所以每一個也就是兩萬多千瓦,他們都很想擴大自己的建設規(guī)模,但是受到國家批給的規(guī)模數限制,我就問他們,這里的風光資源這么豐富,國家為什么還要下控制指標,為什么還要控制你,只能搞這么多呢?回答是因為光伏發(fā)電、風力發(fā)電仍然需要國家電價補貼,受補貼資金的限制,所以有規(guī)模的限制,這個情況我過去多少一點,我馬上跟國家發(fā)改委價格部門溝通了一下,去年以前我們每度電征收8厘錢的可再生能源基金,現在這個不夠了,現在一度電是收1.5厘錢的可再生能源基金,理論上去年可以收540億元可再生能源基金,但是總有收不上來的,所以實際數要比理論數少一點,這個基金是由財政部負責收取和管理,后來主要補給電網公司,因為主要是差價部分。

這里可再生能源基金大部分是用來補貼風電、太陽能發(fā)電的電價,也就是說高于當地燃煤火電標桿電價的部分,由可再生能源基金來補貼,以哈密地區(qū)為例,煤電火電上網電價0.25元,昨天我從寧夏回來,寧夏才0.28元,在當地這個電價是很便宜。風電是0.58元,每度風電還要補0.33元,太陽能發(fā)電現在國家定的是0.9元,每度電要補0.65元,如果按照這個機制,每年收取的可再生能源基金總數除了有點增量以外,大體上是固定差不多的。所能補貼的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量也就是恒定的,所以在這樣的機制下,可再生能源怎么能夠大發(fā)展呢?發(fā)展不起來,你只能按照基金多少才允許你發(fā)多少,這個數就固定死了。

我就不太理解,如果按照這個機制的話,就很難有大的發(fā)展。所以我就想可再生能源要得到大的發(fā)展,一定要在機制上進行創(chuàng)新,我前面舉了一個例子,在金融上創(chuàng)新,我們創(chuàng)新不僅是技術上的創(chuàng)新,也包括金融工具創(chuàng)新,也包括制度上創(chuàng)新,也包括管理創(chuàng)新,我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在管理機制上是不是也要做點創(chuàng)新,我想創(chuàng)新的方向,應該是逐漸減少補貼,甚至于最終做到不要補貼。以燃煤發(fā)電如果有一定競爭可比性,作為投資運營商來講,我想不希望減少甚至取消補貼,他們希望國家補貼多多的,不要取消,假如我是投資商,可能我也很容易有這種心態(tài)。

但是,如果大家來辯證看一下這個問題,如果繼續(xù)要政府給大量補貼,可再生能源的規(guī)模就不可能做大。如果能夠減少補貼,規(guī)模就可以做大,從宏觀經濟學來講,最簡單的圖表,就是你要求補貼得越多,發(fā)電量就越小,要的補貼越少,發(fā)電量可能越大,所以必須權衡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關系,這里我想耽誤大家一點時間,在我自己的工作經歷當中,給大家舉兩個例子。一個是上海浦東開發(fā),當時上海一句話,寧要浦西一張床,不要浦東一座房,因為當時浦東交通很不便,當時還是江澤民同志當書記的時候,就建了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,按照常規(guī)思路,交通部門建好以后就要收費,就像我們現在到機場高速公路一樣要收費,收費以后再去還貸,這是傳統(tǒng)思維,但是如果繼續(xù)收費的話,仍然沒有多少人愿意到浦東,也不方便。

所以市政府就有激烈的爭論,一種意見就說應該收,收來的錢才能還貸,另一種意見是不能收,應該鼓勵大家無償使用基礎設施,鼓勵大家到浦東去,那么這個橋誰來還,用浦東以后發(fā)展樂觀綜合效益來還。最后市政府做出正確決策,這兩座橋不收費,那不收費交通部門不高興了,這個錢誰來還,但是事實證明浦東后來較快發(fā)展起來了,它的收益完全可以還這兩座橋的錢,這就是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比較。

后來我又經歷了上海的大小(揚三港),當時修了一個東海大橋,同樣也提出來要收費,要不然三十公里海上建的橋誰來還錢,所以每個集裝箱要收一定的費用,可是有人提出,每一次過東海大橋,要收這么多錢,人家的船為什么要到你這兒來,卸到釜山或者高雄不就可以了,干嘛到上海來,所以這個錢不能收,那么你不收這個僑誰來還,同樣利用綜合效應來還,最后市政府也做出決定,東海大橋不收費。這樣的話,大量吸收集裝箱到(大小揚),現在(大小揚)一年的集裝箱已經超過香港的數字。

所以我們在權衡還貸機制的時候,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怎么擺布,我講這個例子就是想讓光伏投資商你們想想,是多向國家要補貼還是努力降低成本比較好。風電太陽能沒有燃料成本,為什么發(fā)電成本比燃煤還要高呢?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成本主要由貸款財務成本,設備折舊等構成,現在這幾年雖然可再生能源有困難,但是搞風電投資的基本還是能賺錢的,主要是由于投資成本在不斷下降。這里我想順便說一下補貼,國家對于風機制造商或者太陽能板是沒有補貼的,會前我請教了一些同志,我印象當中沒有什么補貼,我們補貼是補在電價上,現在美國歐洲就說我們有補貼,我們實際上競爭很激烈,現在你看搞設備的人,其實成本是很苦的,他們競爭很激烈,像風電一千瓦設備價錢只有四千塊錢,所以這個競爭非常激烈,補貼只補在電價上,但是現在外面就有人說某某風機制造商得到政府巨額補貼,我想這不是事實,所以我們不要授人以柄。要真正看看,我覺得剛才有個同志發(fā)言,大家講得非常好。

我們在設備上政府現在實際上沒有補貼。從降低風電、太陽能成本的角度來分析,補貼補在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,我認為也是可以研究的。例如為了減少財務成本,能不能給風電、太陽能貸款定向降準,新能源貸款能不能也給予定向降準,或者給予補貼貸款,延長貸款期限,延長折舊年限,這些措施也能夠降低發(fā)電成本,不是一定要補在電價上,如果你采取這些措施,同樣能夠降低發(fā)電成本,這就是所謂軟成本和硬成本的關系,在電價上要逐步做到以其他能源的發(fā)電有競爭力,風電和太陽能發(fā)電,能不能做到和燃煤發(fā)電價格有競爭力,這是我們新能源能不能發(fā)展起來的很大問題。我認為發(fā)展不起來有兩個因素,首先新能源價格還是比常規(guī)能源價格要貴。另外它的電不可調,甚至把它叫做“垃圾電”,這兩個因素是制約新能源發(fā)展的很大因素。

我最近搜集的資料稍微多一點,其中有一篇叫做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成本,已經能夠和火電比肩,世界性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已經在技術的下降,可再生能源貴的常識正在成為歷史。以美國一千瓦時的協(xié)議價格為例,風力發(fā)電最低價格達到2.5美分,3美分左右的協(xié)議在不斷涌現,光伏發(fā)電也出現了期限為25年,價格不到7美分的協(xié)議,這已經達到了比火電、核能大規(guī)模發(fā)電還要低,至少也有七成的水平,再考慮的減稅因素實際上還會略高,即使如此,價格依然很高。在得克薩斯州三美分是一般水平,在以風力發(fā)電量稱雄的得克薩斯州,甚至有創(chuàng)2.5美分的例子,也就是說,政府在十年內還優(yōu)惠2.2美分,在最初的十年,價格也僅為五美分左右,考慮到整個協(xié)議期,價格還要低。在得克薩斯州和中西部決定建設火力發(fā)電,反而需要勇氣,現在我們是建新能源需要勇氣,在美國是建火力發(fā)電需要勇氣,倒過來了。這個文章里面舉到投資之神巴菲特的論斷,就是風力最便宜。他成立一個公司叫中美能源公司,與西門子簽訂了10億美元風力發(fā)電采購協(xié)議,在此之前巴菲特曾經說要在愛德華州投資20億美元進行風力開發(fā),現在已經有十億美元投進去了,他認為風力發(fā)電成本是有競爭力的,認為風力是取代老化的煤炭發(fā)電很好的選擇。

我再舉一個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丁能源,這個公司想在25年當中以一千瓦時低于0.5美分的價格購買光伏電力,現在響應奧斯丁的企業(yè)已經有三十多家,都愿意以這個價格來做光伏發(fā)電,其中大多數與奧斯丁公司相比毫不遜色,也就是說,奧斯丁并不是冒著虧本的風險提出這樣條件的。另外美國給前十年享受每千瓦時2.2美分的優(yōu)惠稅收。現在美國大體上風力2.8—5.5美分,光伏發(fā)電4.5美分左右,生物質9—16美分,核電是13美分,從這些數字大家可以看到,可再生能源已經是和傳統(tǒng)能源有競爭力了?,F在光伏發(fā)電的價格已經降到2009的1/3左右,奧斯丁以30年平均成本來做判斷,到二十年以后,燃料成本為零的可再生能源完成折舊,優(yōu)勢還將更大。其實在奧斯丁采購之前,美國有一個叫第一太陽能,我估計在座很多同志都熟悉這家公司,它與新墨西哥洲一家公司也簽訂了協(xié)議,價格是5.79美分,建設費用可以降到1美元/瓦以下。最后的結論,成本高將不再是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前提條件了。當然我們國家可能做到這個還有一定距離,至少說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個方向,如果經過各種能力,使得可再生能源和常規(guī)能源有競爭力,不是不可以達到的,是指日可待的。


另外影響可再生能源發(fā)展,還有一個因素,就是電網公司認為風電、太陽能不可調控,甚至把它叫做“垃圾電”,除了認識上的問題以外,從技術層面一定要配置一定容量的電池蓄能電站進行調節(jié),這在美國已經非常重視,并為電站投資運營商普遍所接受。利用加州和夏威夷十分重視新能源發(fā)展,要把可再生能源發(fā)電比例提高到35%以上,他們對新建燃氣電廠也實行公開招標,選定投資運營商,但是條件是必須綁定一定條件的蓄能挑戰(zhàn),在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難的問題上,蓄能產業(yè)在市場中獲得了發(fā)展的重要契機,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裝機規(guī)模,美國與日本依然是重要的蓄能釋放應用國家,分別占到40%和39%的全球裝機容量份額,日本在鈉硫、液硫電池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,2013年,德國推動蓄能產業(yè)方面的動作較大,2013年和2014年兩年,共計劃投資5000萬歐元,對新購買蓄能系統(tǒng)的用戶直接進行補貼,德國在未來五年的蓄能裝機容量有望達到200萬千瓦時。

由于時間關系,我就講這些!謝謝大家!


 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
 
更多>同類資訊
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【申報入口】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(yè)領跑者論壇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