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山東省發(fā)展改革委印發(fā)《關于京杭運河山東段新能源船舶實施免費過閘優(yōu)惠的通知》,決定自今年4月1日起至2028年3月31日,對通過京杭運河(包括支流航道)山東段船閘的新能源船舶實施免費過閘優(yōu)惠政策,不斷推動綠色低碳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。
免費范圍包括主推進動力為液化天然氣單一燃料、甲醇單一燃料、氫燃料動力、氨燃料動力、純電池動力(不含鉛酸電池動力)的船舶;主推進動力為燃油替代率60%以上的液化天然氣和燃油雙燃料船舶,以及燃油替代率50%以上的甲醇和燃油雙燃料船舶。新能源船舶不分空重享受免費過閘優(yōu)惠。
符合免費條件的船舶,通過船閘管理系統(tǒng)提交船舶能源類型、替代率等證明材料,經(jīng)審核通過后自動享受免費優(yōu)惠。山東省自2023年5月1日起實施的京杭運河山東段集裝箱船舶免費過閘政策仍有效,與此次實施的新能源船舶優(yōu)惠政策并行。
航運業(yè)脫碳轉(zhuǎn)型再次迎來突破,今年以來全球新船訂單中一半以上為替代燃料船舶,訂單價值已突破千億。中國船企在今年2月更搶下全球首份氨燃料集裝箱船訂單,拉開了航運業(yè)碳減排氨燃料時代的序幕。
根據(jù)克拉克森的最新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,今年前2個月全球總計232艘1240萬總噸的新船訂單中,多達126艘680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,占比達到了55.1%,超過去年全年的43.8%和2022年全年創(chuàng)歷史紀錄的53.7%。以訂單價值來計算,前2個月全球新造船投資總計202億美元,替代燃料船舶訂單價值139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1004.50億元),同比上漲32%,所占比例達到了68.8%。
近年來,替代燃料船舶在新船訂單中所占比例一路攀升,從2016年僅8%上漲到2021年的32%,2022年更達到史上最高的55%,僅在去年略有下滑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在2023年全年總計1901艘8110萬總噸新船訂單中,有556艘3450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。這之中包括216艘1890萬總噸LNG動力船,約占總訂單量的25%;135艘1070萬總噸甲醇動力船,約占總訂單量的13%;48艘LPG動力船,以及129艘電池混合動力推進船舶。
在今年2月份的替代燃料船舶訂單中,LNG雙燃料船數(shù)量最多,超過了甲醇燃料動力船。DNV的替代燃料洞察 (AFI) 數(shù)據(jù)平臺最新統(tǒng)計指出,今年2月LNG動力新船訂單多達17艘,使運營中或訂造中的船舶數(shù)量從1月份的1016艘增加到2月份的1033艘,甲醇燃料船舶10艘,從而使運營中或訂造中的甲醇燃料船總數(shù)達到267艘。其中約167艘是集裝箱船,其余主要是散貨船和油船/化學品船。氨燃料船舶僅有1艘。
以船廠國而言,克拉克森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2月的替代燃料新船訂單絕大多數(shù)由韓國船廠承接,總計高達21艘145萬CGT,按CGT計算占2024年2月替代燃料新船訂單的65%,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。相比之下,中國船廠2月份承接了19艘56萬CGT替代燃料新船訂單,市占率25%。
2024年2月韓國船廠承接的21艘145萬CGT替代燃料新船訂單中,LNG雙燃料船17艘135萬CGT,LPG雙燃料船4艘10萬CGT。中國船廠承接的19艘56萬CGT替代燃料新船訂單中,LNG雙燃料船10艘34萬CGT,甲醇雙燃料船6艘16萬CGT,氨雙燃料船1艘2萬CGT,電池混合動力推進船舶2艘4萬CGT。